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伊凡・蒲宁的名言
伊凡・蒲宁的名言
共收录14条的句子
简介: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 1870年出生在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童年在宁静的乡村度过。1881年在叶列茨县贵族男中读书,但中途辍学。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蒲宁很早就开始在外工作。 他曾受教于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89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1901年发表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1920年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国。蒲宁的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三个卢布》《中暑》《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乌鸦》《新路》《巴黎》,中篇小说《乡村》和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蒲宁的小说虽然人物性格特征有时比较模糊,缺少复杂尖锐的情节结构,但他的小说却从来不缺乏对人性的张扬和对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与关注。蒲宁小说具有的文化内涵使他的创作致力于人性的张扬和生命情怀的关注,使文本不仅成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使他的作品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蒲宁不是哲学家,他的作品却充满人生的哲理。 蒲宁在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的直接影响下,对俄国处于历史大变革前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作了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他以严瑾的艺术创作态度抵御了单纯追求华丽词藻的诱惑,从不粉饰目睹的一切,而是真实地予以反映,蕴涵着许多对祖国对人民的理性思考,对贫苦农民寄予了很大的同情。蒲宁的早期作品与契诃夫有着较为明显的创作上的联系。尤其在其早期的短篇小说中,像契诃夫那样,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来观察生活的全过程。然而,蒲宁对待生活矛盾的态度又不同于契诃夫,他总是力图用人生的普遍规律,用生、死和爱交织在一起的悲剧性的普遍规律来解释种种冲突。这样一来,便把社会矛盾转移到一个哲学的、“全人类”的领域中去了,爱情、生命、死亡等“永恒主题”成为蒲宁创作关注的重点。正是通过这种永恒主题,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传统和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在蒲宁的创作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 蒲宁的小说重视对“瞬间一永恒”模式爱情的捕捉与把握,以形式短暂的爱情来抵消无常生存的困顿与荒谬,以悲剧的力量震撼平凡、庸常的人性,以爱的“烈焰式”的激情宣扬一种至爱至美的理想。在爱情中,蒲宁找寻着人性的价值,通过对爱情的书写,他达到了对于人存在本质与意义的拷问与洞察。在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中,他在汲取着最为原始却也最为美妙的纯真的感情。在处理一系列情感的过程中,作家最为看重的是主人公之间超出伦理色彩的纯粹的真情;而现实层面的道德探索则始终处于一种从属的、次要的地位。在情与理、超世的真爱与现实的习俗面前,作家明显是一个至情主义者。“然而与此同时,他又能写出爱的伟大力量。对他说来,爱要比一般想象的要博大和丰富得多。” 古往今来,有无数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被作家们诠释得可歌可泣,可感可叹,而在蒲宁的爱情小说世界里,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他没有将胸怀与热情投放在拯救俄罗斯民族未来、寻求革命道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上,他也没有将悲伤的因子植入人心的最底处而去探讨人性的恶的曲折变化,相反,他开辟了一条“幽暗的林间小径”,独自一人在走着自己的路,在“小径”的两边,有欢乐也有悲伤,有甜蜜也有伤痛,有生有死,有恨有爱。一样是描述着俄罗斯人民或者域外个体命运的起伏突变,一样对于悲苦的人生怀揣着悲悯的至真至善的情怀,一样注重于美好生命的花开花落,一样倾听并感受着底层民众心底的曲折隐情,在通往抒写生命、抵达拯救人类的最高目标的层面上,可以说蒲宁与以往的文学大家殊途同归,与他们一起撑起了俄罗斯文学耀眼别致的星空。
  • 01.
    已不见鸟的踪影,树林害了病, 正在无可奈何地凋零。 蘑菇的季节已成过去,可沟壑里 仍强烈地散发出蘑菇潮湿的气息。
    —— 伊凡・蒲宁
  • 02.
    只有卑劣的灵魂才会在美好或可怖的事物中看到卑劣。
    —— 伊凡・蒲宁
  • 03.
    在凉飕飕的,润湿而又清新的雾气中,横着蔚蓝,清澈,深邃的日内瓦湖。湖还在沉睡,簇拥在码头的斜帆小艇也还在沉睡。它们就像张开了灰色羽翼的巨鸟,但是在清晨的寂静中还无力拍翅高飞。
    —— 伊凡・蒲宁《静》
  • 04.
    或是马上出发,或是永远不去。
    —— 伊凡・蒲宁
  • 05.
    回忆是人之本性,而有时候脑中的回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不如用写下来的辞藻来帮助回忆,我相信那会更让人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06.
    鲜花,蜜蜂,青草,麦穗, 蔚蓝的天空,中午的炎热…… 到时候――上帝就会问浪子: “你在人间过得可还惬意?” 一切我都已忘记――只记得 那些在麦穗与青草之间的田径, 由于我俯伏在你仁慈的脚下, 甜蜜的眼泪使我来不及回答。
    —— 伊凡・蒲宁《无题》
  • 07.
    有小部分人读到一些叩人心扉的美诗时,心都会不由自主地颤抖,那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就算那些诗歌里面描绘的往往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也可以一语激起千层浪。而这些优美的诗歌,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懂得欣赏其中蕴含深意的美,他们有可能会觉得拿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来“无病呻吟”一番,是在浪费时间、青春和生命。我面对这些优美的文字时全然没有抵抗力,它们会一辈子被我刻在心中,成为我人生中的必需品。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08.
    当你外出旅游回来之后,往往会想在我离家的这段时间,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有没有人来找过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件和消息。但结果永远都是:没有。既没有任何的事情发生,也没有任何的信件。其实,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09.
    我目之所及,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夜以继日、有劳有逸、见面聊天、喜忧参半,时而会发生一些所谓的大事,也不过是各种各样的相貌、景色和记忆的胡乱堆砌,然而最终在我们的身心留下印记的却仅有那么一点点。那些断断续续的想法和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川流不息,不给我们一丝喘息的机会。我们对曾经的杂乱回忆,和对将来的隐约推测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还有一些看不到、摸不着、表达不出的东西,在暗暗揭示着我们生活的真正含义。所以,生活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等候,一种对完美幸福的等候,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真正含义的等候。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10.
    人对于危险的、神秘的、自由的、广阔的、深远的东西总是本能地保有一种极端向往的情结。向往是件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它就是一种无言的信仰,为了它可以随时保持神采奕奕,为了它还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万能的天父恩赐给我们的不仅有鲜活的生命和供我们生存的这片热土,在我们生命中赐给我们的远比这些要多得多。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11.
    那时候我的年纪还那么小,怎么就可以感受到书里所说的任何东西,全神贯注地进入书里面的情景,感觉就好像是书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亲身经历的,这太神奇了。关键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可以分辨是非黑白,对美好的事物向往,使我知道什么是我所需要的,什么是我所不需要的。我也可以过滤一些东西,对一些不美好的东西,我懂得疏远和遗忘;对一些美好的事情,我已经开始懂得欣赏和向往,而且态度是绝对的热情。这些美好的东西会被我永远地刻在记忆深处,而且我对于自己的判断力和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永远都是充满自信的。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 12.
    我们全家来到温和的怪老头达尼拉家稍作休息。他的白色卷发铺满头,大地色的脖子就像一个用过的酒塞。他十分热情好客,把能吃能喝的茶、饼和巢蜜全部都拿出来招待我们。巢蜜就放在钵子里,堆得跟山一样,感觉就要溢出来。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让我这辈子都深感憋屈的事情:那怪异的老头,用他那黑得出奇、略显僵硬的手抓起一块晶莹透亮的深琥珀色巢蜜就往我嘴里塞。
    —— 伊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TA的其他作品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蒲宁的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27年至1933年,历时七年之久。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阿尔谢尼耶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情、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心路历程。 本书以主人公阿列克谢・阿尔谢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人、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体裁,评论界一度众说纷纭。作品发表之初,就有人认定这是作家个人的“自传”,但布宁本人却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强调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后来,确认这是一部小说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但称它为“艺术性自传”或回忆录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些作家评传和文学史著作将这部作品视为长篇小说,崇拜布宁的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却把它称做中篇小说,但又认为它和一般的中篇小说有所不同。帕乌斯托夫斯基写道:“我依旧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称为中篇小说,尽管我同样有权把它称为史诗或者是传记。……在这一部叹为奇观的书中,诗歌与散文融为一体,它们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一种新颖的、绝妙的体裁。”当代的一位俄罗斯评论家则说:这部作品“有点儿像哲理性的长诗,又有点儿像交响乐式的图画”。更值得注意的是,布宁自己在《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称这部作品为“笔记”。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