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叔本华美学随笔》
共收录17条的句子
作者:叔本华
简介:《叔本华美学随笔》中的文章选自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图尔・叔本(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巨著《附录和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叔本华早在25岁就发表了认识论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并在30岁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内容涵括大自然物理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他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完成了这一透彻解释世事人生的思想巨著。无论古今,这都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 01.
    一个人人可以产生很多对他本人极具价值的思想,但在这里面只有寥寥可数的思想能够具备能力经由共鸣或者反射而照样发挥出效果。也就是说,只有不多的思想在写下来以后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2.
    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3.
    头脑中的思想就跟我们的恋人一样: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忘掉这一思想,我们的恋人也永远不会变心;但眼不见,心不念!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是写下来的话,也有可能从此无法挽回地失之遗忘,而我们的恋人除非与我们缔结了婚姻,否则也有可能跟随了别人。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4.
    阅读和纯粹的经验可以开阔眼界,但都不能代替思考。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5.
    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真理只是粘附在我们身上的假肢、假牙、蜡制鼻子,它顶多就是通过手术植皮安装的假鼻。但经过思考而获得的真理,却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思想家和书呆子学究的区别就在这里。因此,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所能得到的智力上的收获,就像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光、影准确无误,色调恰到好处,色彩和谐统一。但食古不化的学究却把自己的脑袋弄得就像一大块上面放满五彩缤纷、斑驳不一颜料的调色板:哪怕各种颜料放置很有条理,整块调色板仍旧欠缺和谐、连贯和含意。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6.
    虽然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随意安排自己思考却的确非自己力所能为。也就是说,正如火的燃烧需要通风才能开始和延续,同样,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而这种兴趣可以是纯粹客观的,也可以只是因主体的利益而起。只有在涉及个人事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因主体而起的兴趣;要对事物提起客观兴趣,那只有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大自然赋予了他们这样的头脑,思考对他们来说也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但这类人却是相当稀有的。所以,大多数的学究很少对事物感受到客观的兴趣。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7.
    朴实的风格始终是为天才准备的礼服,正如赤裸是美丽身体的特权一样。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8.
    那些把一生都花在阅读并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人,就好比熟读各种游记以细致了解某一处地方。熟读某一处地方游记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这一处地方的情况,但归根到底,他对于这一处地方的实质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和透彻的了解。相比之下,那些把时间花在思考上的人,却好比亲身到过这一处地方的游客: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自己说的是什么;对于那一处地方的事情他们有一连贯的了解,谈论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是如数家珍。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09.
    也就是说,独立、自为思考的人只是在随后才了解到权威赞同自己的看法,而那些权威说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这些见解和增强了他的信心。相比之下,那些书本哲学家却从权威的看法出发,把阅读得来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凑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东拼西凑而成的思想整体就像一个由陌生、怪异的零部件组长而成的机器人,而独立、自为的思想整体却恰似一个活人。这是因为独立、自为的思想就像以活人的相似方式生成:外在世界让思考的头脑受孕,思想果实也就随后生成。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0.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我们所读过的别人的思想只是别人留下的餐横冷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 通过阅读获得的、属于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生发的思想相比,就像史前时代的植物化石痕迹与在春天怒放的植物相比较一样。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1.
    书呆子学究就是阅读书本的人,但思想家、天才、照亮这一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人却是直接阅读实事人生这一部大书。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2.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3.
    谦虚的美德纯粹就是为了防范嫉妒而发明出来的武器。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4.
    独立、自为的思考与阅读书籍对我们的精神思想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其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这种不同的效果把精神能力本来就有差别的不同人,更加持续拉大了各自之间的距离――因为根据思想能力的强弱,人们各自相应倾向于独立思考或者阅读他人的思想。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5.
    在现实的王国里,虽然有时候是那样的美丽、迷人和惬意,但我们总是只活动在一种需要不断克服的沉重气氛之下,但在思想的王国里,我们却成了不具肉身的精灵,既没有了重负也没有了困苦。所以,一副精妙、丰富的思想头脑在某奇妙一刻在自身所寻觅到的幸福,就是这地球上任何幸福都无法比拟的。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6.
    由此而言,每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为思考的思想家就这一方面而言跟王侯相差无几:他的表达单刀直入,从来不会躲躲闪闪、畏首畏尾;他的判断就像君王签发的命令,同样是发自自身充足的力量,同样是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家并不会乖乖地采纳权威的看法,就像君王并不接受命令一样;相反,他只承认经自己证实了的东西;相比之下,思维庸常的人,头脑受制于各种各样流行观念、权威说法和世俗偏见;他们跟默默服从法律秩序的普罗大众没有两样。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 17.
    纯粹的经验跟阅读一样并不可以取代思考。纯粹的经验与思考的关系就等于进食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当经验吹嘘只有通过经验的发现才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发展,那就无异于嘴巴吹牛说:整个身体的生存只是嘴巴的功劳。
    —— 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叔本华

国家:德国

简介: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论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与表象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区别。叔本华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但是,通过更进一步审视,他的哲学和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别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将对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对美的沉思,对人的同情,对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 叔本华自己曾受到了柏拉图和伊曼纽尔・康德思想的影响,以及东方哲学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完成,1819年出版),在这本书中,叔本华主张唯一的实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无目的的努力生存。按照叔本华的观点,生命是意志的通达。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永不满足的,所以生命中充满的是痛苦。快乐只是痛苦的短暂消失。对于叔本华来说,逃脱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否定所有的欲望,达到一种对生命完全漠然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佛教的涅磐。痛苦的短暂消失可以通过对他人的同情和对艺术作品的沉思来获得。 叔本华出生在丹泽(格坦斯克)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相继在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耶拿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813年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20年叔本华到柏林大学任教,但他的课却吸引不到学生。痛苦失望之下,叔本华离开了大学,最终在法兰克福孤居。在之后的岁月里,叔本华致力于发展他的哲学并撰写诸如女人、噪音、学院哲学家等主题的尖锐的批评性散文。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