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共收录17条的句子
作者:余光中
简介: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记见闻、感情经历、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随感这五部分内容。 在这本书里余光中先生以人生过来人的姿态,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物质支撑人的生活,而信念支撑人的灵魂。人生这趟旅途,“去向远方”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浪漫的冲动,也是每个人对抗孤独与现实的力量之源。 我们的生命,短暂却又漫长,短暂的是外在的物质和时光,而漫长的是人的追寻还有信仰。 愿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拥有美满的人生和丰盈的信仰!

  • 01.
    人生一世,贪嗔兼痴,自有千般因缘,种种难舍。雪泥鸿爪,谁能留得住,记得清呢?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2.
    世界上最令人分心的声音,还是人自己的声音,尤其是家人的语声。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3.
    久矣未曾如此觉宇宙之无穷、生命之尊贵、岁月之从容。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4.
    云上之旅海天一色,美得未免抽象。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5.
    什么都不说的,说得最多。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6.
    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7.
    得不到的,果真是更可爱吗? 然则灵魂究竟是躯体的主人呢? 还是躯体的远客?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8.
    年轻的时候,大概可以躲在家庭的保护伞下,不容易受伤。到了中年,你自己就是那把伞了,八方风雨都躲不掉。然则,何以解忧? 曹操说:“唯有杜康。”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09.
    忧与愁,都在心底,所以字典里都归心部。酒落在胃里,只能烧起一片壮烈的幻觉,岂能到心?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0.
    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1.
    那年的秋季特别长,像一段雏形的永恒。我几乎以为,站在四围的秋色里,那种圆溜溜的成熟感,会永远悬在那里,不坠下来。终于一切瓜一切果都过肥过重了,从腴沃中升起来的仍垂向腴沃。每到黄昏,太阳也垂垂落向南瓜田里,红橙橙的,一只熟得不能再熟下去的,特大号的南瓜。日子就像这样过去。晴天之后仍然是晴天之后仍然是完整无憾饱满得不能再饱满的晴天,敲上去会敲出音乐来的稀金属的晴天。就这样微酩地饮着清醒的秋季,好怎么不好,就是太寂寞了。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2.
    但此刻,他感到无比的宁静。一切乱象与噪音,纷繁无定,在诗人之隅的永寂里,都已沉淀,留给他的,是一个透明的信念,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3.
    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是最快意的事了。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4.
    坐在这么岌岌而高的露台上,在四围的山色与海气之中,虽然吃的是馆店的菜,却有野餐的豪兴。这是南半球盛夏的午晴时光,太阳照在身上,温暖而不燠燥,不过摄氏二十五六度的光景。风拂在脸上,清劲而脆爽,令人飘然欲举,有远扬之意。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5.
    在西密歇根大学,开了三门课,我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信。但更多的时间,我用来幻想,而且回忆,回忆在有一个岛上做过的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情,一直到半夜,到半夜以后。有些事情,曾经恨过的,再恨一次;曾经恋过的,再恋一次;有些无聊,甚至再无聊一次。一切都离我很久,很远。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6.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住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完整的人生应该兼具这两种至高的境界,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像现代人一样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 17.
    当然,再长的旅途也会把行人带回家来,靴底黏着远方的尘土。世界上一切的桥,一切的路,无论是多少左转右弯,最后总是回到自己的门口。然则出门旅行,也不过像醉酒一样,解忧的时效终归有限,而宿酲醒来,是同样的惘惘。
    —— 余光中《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泉州市永春县,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大女儿余珊珊是英语翻译。 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重九日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