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品

《生如夏花》
共收录107条的句子
作者:泰戈尔
简介:《生如夏花》(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泰戈尔写的诗歌,收录在《飞鸟集》。 “生如夏花”出处 “生如夏花”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第82首。英文原文是:"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郑振铎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通过冰心清丽典雅的译笔可以感受到泰戈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的思索,他巧妙地隐去一些苦难与黑暗,而将光明与微笑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读者,用蕴涵的广阔无边的哲思为我们开启另一个天堂。

  • 01.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2.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3.
    生来如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死时如静美的秋日落叶,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4.
    我听见爱情 我相信爱情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遇见离散 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 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 一路走来 一路盛开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5.
    不断地重负决绝 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6.
    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7.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08.
    午后慵懒的阳光打在脸上,恍惚的迷离。
    —— 《生如夏花》
  • 09.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10.
    我独自走在穿越田地的小路上,夕阳如同一个吝啬鬼,正藏起它最后的一点金子。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11.
    我相信自己,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12.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还在乎拥有什么。 ——泰戈尔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13.
    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 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
    —— 朴树《生如夏花》
  • 14.
    与苍白的人生抗衡,与失败的奋斗抗衡,与流失的时光抗衡,这是写作这个职业的唯一可以骄傲之处。
    —— 《生如夏花》
  • 15.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里啊 惊鸿一般短暂 像夏花一样绚烂
    —— 朴树《生如夏花》
  • 16.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引 枫叶落 残阳如血 坐在山岗上饮酒的人哪 嘴唇鲜红 却不动声色 童年转瞬即逝 观音和阎王在河边散步 生死两岸 忘川流淌 月如霜 花无衣 天要下雨 肉体如泥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17.
    In my solitude of heart I feel the sigh of this widowed evening veiled with mist and rain 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雨,我在我的心的孤寂里,感觉到它的叹息。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18.
    盼这一天盼的太久了,而当人期盼的过于长久时,喜悦往往会变得莫名的忧伤。
    —— 《生如夏花》
  • 19.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治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0.
    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曾看见的,不见了, 曾记住的,遗忘了, 不见的,是不是就不存在,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 《生如夏花》
  • 21.
    总是远处的灯火更加璀璨,可是你要记住,阳光落到花瓣上亦会投下阴影,更何况生活。
    —— 《生如夏花》
  • 22.
    “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3.
    "你曾被我当做心愿藏在心里."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4.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5.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泰戈尔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6.
    当我没有什么事做时,便让我不做什么事不受骚扰的,沉入安静深处吧,一如那海水沉默时海边的暮色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7.
    一声一声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
    —— 泰戈尔《生如夏花》
  • 28.
    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 朴树《生如夏花》
  • 29.
    所谓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不过如此。 唏嘘,哀痛,怅然。又如何呢? 不是什么都能重来的,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回头的。
    —— 《生如夏花》
  • 30.
    梦无限,许下了心愿 每一天,看繁星点点 虽只有,短暂的几年 一直觉得,友情是不朽的 一直认为,它像花一样美 友情是什么 就像一朵花 两个人的友情 却被误会冲垮 友情是什么 就像一株草 两个人的友情 真的需要信任 两个人就像 生夏里的两朵花
    —— 《生如夏花》
查看更多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作者

泰戈尔

国家:印度

简介: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 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儿子,拉宾德拉纳特被家人亲呢地叫做“拉比”,成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钟爱的孩子,但大家对他并不溺爱。小拉比在加尔各答先后进过四所学校,虽然他对这四所学校都不喜欢,但他在长兄和姐姐的监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 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的修养首先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扳的学校生活,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他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从13岁起就开始写诗,诗中洋溢着反对殖民主义和热爱祖国的情绪。 13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 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竞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于是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81~1885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884年,他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的佃户。他在这里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观察祖国故土和自然。1901年,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为有名的国际大学。 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这一时期还写了剧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落后习俗。 1905年以后,印度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来反对孟加拉分裂的决定,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毅然投身于这个运动,充满激情的爱国营人义愤填庸,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但是,没有多久,泰戈尔就同运动的其他领袖们发生了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所谓“直接行动”。他主张多做“建设性的”工作,比如到农村去发展自己的工业,消灭贫困与愚昧等等,但部分群众不接受他的意见,由于失望,他便退出运动。从此以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他过着远离现实斗争的迟隐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 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891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摩诃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 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小沙子》和《沉船》。 1910年,长篇小说《戈拉》发表,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这期间还写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及讽刺剧《顽固堡垒》。同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15年,他结识了甘地。他同印度国大党早就有联系,还出席过国大党的代表大会。但是,他同国大党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的。他同甘地,有很真挚的私人友谊。但是,他对甘地的一些做法并不赞同。这两个非凡的人物并不试图掩盖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同时从道义上和在社会活动中,他们总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1916年,泰戈尔来到日本,他对日本这样充满生机的一个新兴国家,颇多感慨。后来他从日本又到了美国,以:“国家主义”为题,作了许多报告,他谴责东方和西方的“国家主义”。1929年,他访问了加拿大之后到了美国,又遭到美国移民官员扣留和盘问。 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非常气愤,挺身而出,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信给印度总督,提出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 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仍坚持写作,发表剧本《摩克多塔拉》、《红夹竹桃》,长篇小说《纠纷》、《最后的诗篇》及一些诗作。 1924年,他访问了中国。他从年幼时起就向往这个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并且十分同情中国人民的处境,写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贸易,这次访问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1930年,泰戈尔访问了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在那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使他极为振奋,兴之所至,写成了歌颂苏联的《俄罗斯书简》一书。 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泰戈尔立即严厉谴责。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反对共和国政府的叛乱,他站在共和国政府一边,明确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1938年,德国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写信给在那儿的朋友,表示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关怀和声援。 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又应欧洲朋友之道,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