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本哈德・施林克的名言
本哈德・施林克的名言
共收录38条的句子
简介: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台湾译法:徐林克尔,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1944年6月6日出生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比勒非尔德(Bielefeld)附近的Großdornberg。他从小在海德堡长大。施林克在海德堡的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和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法律学。同时他也在Darmstadt, Bielefeld和海德堡的大学做科学助手。1975年他在海德堡攻得博士学位,1981年获得在大学教学的资格。作为法律学教授他任教过两所高校:从1982年到1991年在波恩的Rheinischen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从1991年到92年在法兰克福的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1992年起他在柏林洪堡大学从事公共法律和法律哲学的教研工作。 施林克从1987年开始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 作为作家,施林克在推理小说方面颇有成就。在1989年他的作品《快刀斩乱麻》Die gordische Schleife获得了德语推理小说大奖“葛劳斯奖(Glauser-Preis)”。 而小说《生死朗读》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生死朗读》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Hans-Fallada-Preis (1997),一个意大利文学奖(1997),Prix Laure Bataillon奖(翻译著作大奖)(1997)以及“世界报”文学奖(1999)。《生死朗读》被译成35种语言并且使德语书籍第一次登上了纽约时代杂志(New York Times)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
  • 01.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make life complete, that is love. 唯一能使人生完整的,是爱。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2.
    可是,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3.
    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触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4.
    回忆被留在了身后,就像一列火车继续向前行驶而把一座城市留在其后一样。它依然存在,在什么地方潜伏着,我可以随时驶向它,得到它。但是,我不必非这样做不可。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5.
    我们就这样说了声再见,在我们内心深处说再见之前。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6.
    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向世人显示她所能做的事情,而是像世人掩饰她所不能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其起步意味着节节败退,而其胜利隐藏着失败的生活。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7.
    你对一个环境或一种情况非常熟悉,以至于凡是你感受到并接受了的、令你惊讶的东西,都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产生于内心。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8.
    我也记得,一个小小的挚爱的手势,不管这个手势是针对我的还是对别人的,都会让我激动的喉咙咬住。有时候,电影里面的一个情节就足以让我如此激动。我即麻木不仁又多愁善感,这甚至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09.
    “人有时候也要全力去做些疯狂的事,有时候这么干就是正确的。”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10.
    其实,恢复自信同成功与否没有关系。我所设定的每一个奋斗目标,我所渴望的每一次外界好评,使得我真正做到了的相比之下显得一文不值。而且,到底我是觉得自己一无可取,还是感觉足以自豪,只取决于我当时的心境如何,与其他一切简直没有关系。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11.
    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年轻时总感到自己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自信丧尽。我想像自己完全无能,毫无魅力,没有价值。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计日功成。在我充满自信时,我连最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哪怕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误,也叫我确信自己仍旧一无是处。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12.
    另外,我甚至还怀疑,我的快乐记忆是不是真实的。因为,我越是想它,就越想出一些尴尬场景和痛苦境况。再说,我虽然已经朝汉娜的记忆道声再见,但是,我却并没有将它克服。曾经汉娜难为水,我不再对人卑躬屈膝,我也不再自惭形秽;我不再自揽罪过,或者感到负罪;我也不再去爱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会悲痛万分。这一切我并没有故作什么明确的构思,只是在感觉上坚如磐石。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13.
    我们使劲推开窗子,放进新鲜空气,一阵疾风最后会呼啸着吹掉灰尘,那是社会曾经容忍过的,社会容忍这些灰尘堆积在过去的恐怖之上。我们责无旁贷,要让人们能够呼吸清新和眼见为实。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14.
    这些记忆让我痛苦,因为这些事物都不能重生了,我很悲伤,因为它们只反映了美好的生活片段,生活当然也有丑陋的一面,这没关系。那么幸福的记忆也是一样。不好的是,它们不仅让我悲痛和伤心,它们也让我疲倦。那是一种深深的沉默的黑色的疲倦。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15.
    一切均有注定。您在世界的明亮处,我在世界的接缝间,这都是注定的。我们的相遇,也自有它的道理。您不爱我,这是注定的。 三天过去了,在您跟我谈话之后。如此丰盈的娇媚,如此充沛的亲切,如此丰富的温暖,尽管我没能找到我追求的幸福,但是却以某种形式实践了这种幸福。人,可以坠入爱河,并从此不再爱人。这是一种多么的不公啊。可是,得不到回应的爱却也是一种公平。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16.
    我并不是说思考问题和做出决定对于行为没有影响。但是行为所实施的,却并不简单地就是实现所想到的和决定的。行为有自己的来历,它是我的行为,它有自身的独特方式,就像我的思想乃我的思想,我的决定也只能是我的决定一样。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17.
    还有那高大的砖块围墙,我总幻想着那高墙背后是一片神秘莫测,或者一团不怀好意。一直到有一次我高高地爬了上去,这才看见里面原来是些花卉、草莓和甜菜的田畦,没人照管,原来只是一排排沉闷平凡而已。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18.
    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 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 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解到过去的旧痕, 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 而是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央视电视节目)》
  • 19.
    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 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20.
    我没被吓倒,我不怕任何事,承受的越多,我就越爱她,危险只会增加我的爱,它会让爱变得尖锐,变得趣味怏然,我会是你需要的唯一天使,你丢下生命时会比你拥有生命时更美,天堂会把你带走,看着你,对你说,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21.
    这是专横且不公正的,因为磨坊实际上有些充足的水源,租金所需的款项其实可以挣得到也完全付得起,磨坊主就是个无赖。但是这个案件树立了腓特烈大帝公正国王的声望,以及普鲁士公正国度的形象,这里在法官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强弱,无论贫富。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22.
    当我们敞开心扉时, 我们合二为一。 当我们沉浸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我们消失时, 你在我心里,我在你心里。 这之后, 我是我, 你是你。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23.
    我有一种感觉,她将说她与我像过去一样只能保持一种实际距离。我怕她说,那微不足道的、隐匿的问候和录音带太做作和太伤害人了,她必须因而承受近在咫尺之苦。我们怎么还能再次面对面地接触而对这期间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不感到恶心呢?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24.
    这就像努力一样。如果你努力去做件好事,努力本身就是好的。如果你努力挖一个坑,好让邻居掉进去,大声喊疼,那就是坏的,因为你挖个坑是坏的,因此你的努力也不好。 “如果汉克是个懦夫,难道他就变好了吗?” “勇猛或者懦弱,勤劳或者懒惰――如果你做一件坏事的话,那就都一样。”这么说对吗?懦弱和懒惰如果能够阻挠一件坏事的话,那不也是美德吗?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25.
    法则中没有一次提到权利,包括防御攻击的权利。根据这条法则的规定,既然作为攻击方不想遇到任何防御,那人们也就不能对攻击者的行为做出任何防御。权利自有它的道理,不是在这条黄金法则中,而是在一条钢铁法则中。你准备自我激励的时候,你也就给了其他人同样的权利。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26.
    黄金法则用不同表达方式阐述了禁止人们用自己不愿承受的方式让别人受罪时,这一禁令还通过一条戒律得到补充;他们祈求去为别人做那些愿意他人为自己做的事。这样,黄金法则就成了一条诫命。然而人的权利到哪里去了?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27.
    我很清楚,否认乃是一种似非而是的背叛。虽然,一个人到底是扯了谎话,还是仅仅出言谨慎、深思熟虑,为了避免落入尴尬,或免得成为笑柄,这从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有些人采取了不予承认的态度,就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了。但是,如果说谎的话,终究会把那层关系中的根基抽走,就像那些花里胡哨的背叛一样。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28.
    我曾经问过她的过去,她也回答了,完全像是从尘封多年的箱子里翻拣搜寻一般。
    ——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
  • 29.
    不要睡去,不要。亲爱的,路还很长,不要靠近森林的诱惑,不要失掉希望。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 30.
    钢铁法则也有不同的表述。当你准备好接受别人的指责时,你也就有权利去指责别人;你对自己有所要求,自然你也就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如此这般。这是一条滋生权威和领袖的法则。领袖要要求自己操劳,于是他也有权利要求手下人也跟着操劳,实际上手下人也已经准备好了;正因为他对自己和对他人要求严格,他们才认他做领袖。
    —— 本哈德・施林克《回归》
查看更多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TA的其他作品

《朗读者》

《朗读者》

《生死朗读》是一套2008年的英国舞台剧电影,以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为背景。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在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中,万事萧条,百废待兴。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猩红热,但他仍然时不时的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中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对于这位身处战后管制区的少年而言,这是他仅有的娱乐。米夏有一次在路上猩红热病发,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开始渐渐交谈起来。病好的米夏前往汉娜住的地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在汉娜的屋内,米夏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快乐。 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情欲变成了爱情,他和汉娜私下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两人在汉娜的公寓中度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汉娜常常叫米夏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慢慢地读给她听。相处中米夏和汉娜的矛盾渐渐爆发,米夏试图对抗年龄的悬殊带来的服从感,并想摆脱自身的稚气和懦弱。终于有一天,当米夏前往汉娜的公寓,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这段无果之恋也走到了尽头。 毕业之前,米夏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审判席上,米夏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战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汉娜!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或许是出于自责、或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米夏此时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出于对汉娜罪行的谴责以及不愿暴露自己与汉娜的关系,他选择了沉默,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米夏在很多年后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并且汉娜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并且开始给米夏写信。米夏从来没有回过。也许他想逃避那份自责的心情;也许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这让汉娜感到无比的孤单。汉娜出狱的时间到了,米夏来到狱中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汉娜,虽然承诺给汉娜提供出狱后物质上的援助,却拒绝了心灵沟通。汉娜绝望自杀。 帮助汉娜处理遗愿并不能使米夏逃出自责,他最后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
《回归》

《回归》

暂无描述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